炎热的夏天,很多人会大量的消耗能量,因此,到了8月份立秋之后,北方地区就有“贴秋膘”这样的习俗,用来恢复流失的能量。“贴秋膘”是不是不仅仅补充蛋白质的摄入,还有碳水化合物,脂肪。食用豆类还有蛋白质粉,牛乳(以及用牛乳制成的冷饮),鸡蛋,海鲜水产等这些其他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也能“贴秋膘”吗。还有摄入食用油也能“贴秋膘”吗。

吕坤政副主任
市卫生健康委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立秋润燥为主,慎贴秋膘。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时,中医推荐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等。
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药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且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能。
老年人、儿童、胃火旺盛者及胃肠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患者一定慎贴秋膘,以免因为短时间食用高油高脂、肥甘厚味的食物引发或加重原有疾病。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对于超重、肥胖的人切忌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特别是属于低体重的,可以适当“贴秋膘”。
“摄入食用油也能贴秋膘”的说法不合适,中国居民慢性病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8岁以上成人食用油摄入量为43g/d,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食用油摄入量为25-30g/d,因此,每日食用油的摄入应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