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在城区扩张这样的背景之下,当时原先归属崂山区的浮山后就划给了市北区,因此造就了后来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建成的浮山后小区,浮山后小区建成之后,到了奥帆赛,还有山东省举办全运会的时候,在国信运动场西侧,盖起了鲁信长春小区,规模赶得上位于沧口的娄山翠湖新村(早在奥帆赛之前完工),而在山东省举办了全运会之后,鲁信长春西门盖起了第2试验初中,使得浮山后片区的初中,再也不是由当时已经建成有10年的青岛65中独揽整个浮山后了,65中由此再也不是浮山后唯一的初中了,而鲁信长春小区附近,虽然在当时有位于辽阳路上的浮山小学,但是浮山小学一直就没有扩大规模,因此,居住在鲁信长春小区的适龄儿童只能无奈跑别的地方上学,到了18D之后,国信北侧马路对面盖起了崂山2小,照顾到了包括盖起来没几年的鲁信长春小区在内的埠东片区居住的适龄儿童就读小学的问题,让埠东片区总算拥有了条件不错的学校,而对于居住鲁信长春小区的孩子就读初中,一般也是安置到65中或者小区西门的第2试验初中,就在新中国70大寿这一年,崂山2小送走了第一批毕业班,不过,对于崂山2小毕业就读初中的问题,只能安置到位于浮山后的65中,还有第2试验初中,如今,第一批在崂山2小就读的孩子已经升入了高中,随着崂山2小的孩子们陆续毕业,因此,辟建崂山2小的对口初中开始提上日子,而在国庆节前夕,对口初中赋予了“崂山1中”这样的名字,“崂山1中”这个名字,是青岛58中(建立于解放后,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20世纪50—70年代叫青岛5中,20世纪70—90年代叫崂山1中,20世纪90年代由于李村与沧口合并成了李沧区,故改名为青岛58中),青岛67中(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后来在“十三五”初期更名为青岛67中)这些学校的曾用名。对于崂山2小对口初中建设工程,能不能应该由国信集团来负责建设。

王孝芝党委书记、主任
市国资委
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经了解,崂山区在国信体育场东北角规划了一个36班初中,目前正在推进地块收储相关工作。待地块完成出让后,由崂山区负责推进初中学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