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机场航班量恢复长势良好但客流量始终难有起色?未来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路玉军党组书记、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注。一、影响客流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是国际地区市场恢复缓慢。疫情前,作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地的区域航空枢纽,青岛机场国际地区市场占比较高(16.4%,全国第4位)。但受国际环境变化、日本中小航点保障能力不足影响,青岛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恢复较缓慢,2023年国际旅客量仅恢复至2019年的30.9%,较2019年减少285万人次。同时,青岛机场作为面向日韩的门户枢纽,2019年吸引大量国内旅客来青中转前往日韩,疫情后受日韩航线恢复不足影响,此类客源也有所下降。二是一千公里内的航空市场受高铁分流严重。2023年,青岛高铁网络建设提速,高铁对民航客源的分流趋势进一步加剧,2023年我市一千公里内航空市场较2019年减少旅客量179万人次。二、下步提升客流量增长的举措:一是推动国际地区航班尽快恢复。聚焦上合、“一带一路”和RCEP等国家战略,全力开发国际通程航班、重点推进既有远程国际航线恢复运营,同时进一步巩固日韩市场战略高地,加速推进日韩重要航点全覆盖。二是匹配城市战略规划航网布局。依托机场间“双枢纽”共建战略,布局国内长线航空市场,持续提升我市与广深、成渝、大湾区等城市群的航班密度,打造“空中快线”,开发中转产品,多向发力促进客流量增长。三是进一步深化空铁联运建设成果。推进潍坊、淄博、日照等城市航站楼建设,增加省内至高铁青岛机场站的线路班次,进一步便利省内及周边城市旅客在青乘机出行。再次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