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区长您好,藏马山飞行营地漫长的跑道,使得老百姓种地时不得不绕远(如下图),我们也知道因为机场的占地重新另修了道路,
可是新修的路迫使农民不得不绕远啊!农民虽然搬迁了可是耕地还在啊!
我们也咨询了律师,律师答复我们是可以起诉相关公司的,但我们没那么做也是不想把关系闹僵,而是希望政府帮忙协调解决一下。
我们也不是没有依据:
1.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
机场作为受益方,需对受生态影响的周边主体(如农户)进行补偿,覆盖范围包括:噪音污染导致农作物减产;灯光干扰影响畜禽养殖;水土流失破坏耕作层等。
2.《绿色机场评价导则》(MH/T 5069—2023)
要求机场规划阶段评估对周边生态的影响,强制采取“生态修复、噪声防治、水源保护”措施 。未达标项目需向受影响社区支付环境损害赔偿金。
3.地方政府协作机制
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要求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场建设若影响粮食主产区,需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偿 。
相关案例:
1.行政复议促成补偿(山东某市案)
事件:某市开发区因扩建机场辅道,收回企业农用地旁的国有建设用地,导致其农业加工厂运输受阻 。
结果:企业申请行政复议后,市政府认定自然资源局未评估间接影响,撤销原决定并协商补偿物流成本。
2.生态补偿协议(云南某机场)
事件:机场夜间灯光干扰周边养蜂产业,导致蜂群减产 。
解决方案:机场与农户签订协议,支付年度“生态干扰补偿金”,并资助迁移蜂场至隔离区。
3.农业技术扶持(东北某市)
事件:机场噪音区水稻种植户面临减产风险。
政策响应:政府优先安排“良种良法”补贴,推广耐噪品种,并提供智能农机租赁。
我们相信新区政府不会让百姓失望,谢谢

王清源新区工委副书记、黄岛区区长
西海岸新区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新区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经落实,为了推进藏马山周边经济发展,引进航空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为周边村民带来收益。虽然周边村民已经搬迁,但综合考虑村民的农业生产以及绕行距离,项目方已与村委会达成一致,出资修建了多条直通村民土地的生产道路,修缮了原来的生产道路,增加了多处排水管涵等,充分考虑了村民的农业生产出行地便利。如有其他问题,请您联系:8417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