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末去烟台旅游,刚出烟台火车站北广场,就看到路边停放着一排红色的有桩公共自行车,车身上写着“烟台市公共自行车”,让我这个青岛人感觉很温馨,烟台如此为市民和游客着想,不禁给烟台点赞,心中对烟台的印象分立马打高。穿行在烟台市区,随处可以看到公共自行车停车桩,也经常能看到烟台市民自豪地骑着他们自己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从身边经过,作为青岛人感到很惭愧。反观青岛,并不是没有公共自行车,而是都设置在诸如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和即墨区(包括主城区和蓝谷)等郊区,反而在最能代表青岛市形象和第一印象的市南区老城区,如火车站和各个旅游景点,以及以香港中路为代表的城市核心区等区域却看不到公共自行车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摩拜单车和酷骑单车等企业投放的单车在为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服务(而且沿海一线的城管还对共享单车进行管制,收缴共享单车集中存放,理由是共享单车占路经营,导致路上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少),请问青岛市是否脸红?说自己是宜居幸福的著名旅游城市么?连不如青岛的烟台都能做到在市中心提供公共自行车,自诩为国际大都市的青岛为什么做不到?既然说共享单车占路经营予以收缴,为什么公共自行车服务迟迟跟不上,难道是要剥夺市民和游客骑车的权利么?烟台尚且如此,北京、西安、苏州、杭州等旅游业发达城市更不用提了!公共自行车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其他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强烈希望相关部门和领导放下架子,率队去其他城市(哪怕是一个不如青岛的城市)学习先进经验,而不是成天自我感觉良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城市总体综合实力和知名度不如青岛,并不意味着处处都不如青岛,甚至有些方面比青岛强太多太多!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善于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吸取外地的深刻教训,这样才能让大青岛的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匿名用户 2017-09-26

蔡全记副主任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首先,非常感谢这位市民对慢行交通的关心和关注。目前,除了普通家庭用自行车外,自行车租赁业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公共租赁自行车”,其特点是根据市民出行需求有序投放,定点取车还车,并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相对于共享单车,其劣势是办卡繁琐、停车不便。二是以科技公司为运营主体,借助无线技术开展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所谓的“共享单车”),其主要特点是随取随放、随借随还、网络支付。两种租赁自行车代表着单车由政府供给向市场供给的转变,牵动着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模式的变革。2014年1月,城阳区率先推行公共租赁自行车。当前,我市城阳区、黄岛区、崂山区、高新区和即墨主城区等地势较为平坦地区相继由当地政府主导建设了公共租赁自行车,累计投放公共自行车3000余辆。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有关要求,非机动车道纵坡宜小于2.5,最大纵坡不应大于3.5。作为典型的海滨丘陵城市,青岛地形高低起伏,坡道和弯道多,市区大部分道路设计坡度超过国家规范要求,不具备自行车骑行的天然条件。因此,我市在城区(特别是市内三区)建设时基本没有单独规划建设自行车道。按照“市级统筹、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市政府根据区域地形地貌具体负责做好本辖区公共租赁自行车建设和运营工作。再次感谢这位市民对我市慢行交通行业的关心和关注。
您好蔡主任,刚刚您说要明确公交站的横纵坐标,可是游客即使知道了这个坐标,干嘛在这里下车?还是起景点名更好。
匿名用户 2017-09-27 15:59
一些收费的景点,例如世博园等,可否对青岛本地市民免费或优惠,吸引本市市民前往?目前很多城市都实行本地市民优惠甚至免费政策,可参考下上海世博会景区和日照万平口风景区,本市市民持身份证前往游玩是免费的。青岛能否也来个接轨,而不是搞一刀切?
匿名用户 2017-09-27 15:56
“后休体时代”,莱西如何紧扣“休闲体育”这个主题做文章?
匿名用户 2017-09-27 15:52
平度都有哪些旅游项目
匿名用户 2017-09-27 15:36
小麦岛改造,建议岛上建设观光铁路,列车2节车厢。
没毛病920503 2017-09-27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