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问题

说两个青岛地铁与青岛旅游关系的例子。 一、西海岸旅游现在越来越热,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选择去西海岸旅游观光。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西海岸新区特别是原胶南地区公共交通不是很完善,公交线路较少,地铁线路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原胶南内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铁镢山和藏马山等著名风景区,但交通状况实在堪忧,没有规划的地铁经过,如果没有私家车只能坐公交车,如果从市区坐公交车前往,光换乘就需要至少3次,基本上单程没有3小时到不了,末班车时间也早,一天下来没玩几个小时就要急着往回返,返程时间如果碰上高峰期堵车用时更多,令人极为扫兴。迫切希望在铁镢山和藏马山等景区规划地铁线路,串联起各个特色小镇,并与地铁6号线在青岛西客站等站点(或同时与地铁13号线在董家口火车站或大珠山等站点)实现换乘,这样一来,一方面方便了本市市民前往西海岸北部地区旅游,另一方面,也方便游客从青岛西客站(或董家口火车站)下了火车直接乘坐地铁前往景区,省时省力,有车一族还不用开车,不用担心停车难问题。 二、即墨撤市设区后,去即墨旅游开始成为市民的新选择。地铁7号线即墨段,目前不少站名并不能体现出地域性和旅游景点特性,而大量以不具有历史底蕴的路名为地铁站命名,显得毫无历史文化底蕴可言。如长江二路站,因靠近环秀街道办事处和环秀广场,应改名为环秀站,文化路站靠近墨河公园,应改名为墨河公园站,这是即墨的著名旅游景点,鳌蓝路站,因其东边靠近即墨古城,也是途径即墨的所有地铁站点中最为靠近即墨古城的地铁站,考虑到千年即墨的厚重历史和最近即墨古城一期对外开放,应该改名为即墨古城站,加大即墨古城这一古老文化遗产和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加速即墨旅游华丽蜕变。 以上举这两个例子,说明地铁走向、站点设置和地铁站名对促进青岛旅游的重要作用,因此旅发委应与地铁集团积极做好对接,使地铁线路和地铁站点更多地经过各大景区,并让地铁站名更多地体现出地域性、历史性和景点性,让青岛地铁为青岛的旅游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匿名用户 2017-09-26

蔡全记副主任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铁镢山和藏马山位于原胶南市,目前途经胶州湾隧道的隧道5、隧道6路、隧道7路、隧道8路、可到达原胶南市灵山卫公交枢纽站,换乘当地公交线路,到达景区。

关于在藏马山、铁镢山增设地铁线路的问题。根据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目前在胶南区域规划有地铁6号线、13号线两条线路,其中13号线已经开工建设,待两条线路开通后将能够较好的服务胶南城区。地铁的修建主要考虑沿线客流需求,以方便市民日常出行为主要目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目前市地铁集团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线网修编工作,届时将统筹考虑黄岛轨道交通线路调整优化问题,对藏马山、铁镢山等黄岛区的旅游景区轨道交通线路接入条件进一步研究。

关于7号线北延段站名问题。青岛地铁车站命名坚持“符合历史,尊重习惯,体现规划,好找易记”的原则,以相交道路名称和熟悉地名为主,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指位明确,易记好找,与当地传统地名或片区名称相结合,同时参考周边地面公交车站名称;

2).可采用大型公共设施名称命名,原则上实行非商业化命名;

3).站点名字字数控制在2-4个,简单易记;

4).统筹考虑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其他线路的车站名称;

5).站名符合《青岛市地名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

目前市民提出的7号线即墨段(7号线北延段)正在进行前期规划研究工作,并未开工建设,其站名也并未最终确定,后期地铁集团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征求意见,届时市民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地铁集团将对市民提出的合理化意见与建议予以考虑。

2017-10-11 10:00

主办:青岛市政府办公厅  青岛日报社承办:青岛日报监督互动中心  观海新闻  青岛新闻网

扫描关注公众号

提交成功

等待嘉宾答复…

错误提示放这里

0/50

提问类型

0/1000

* 最多上传3张照片,1个视频

上传视频
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