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统计局 问题

王局长,我想问问,全国各地区的平均工资是怎么统计出来的。误差率有多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平均工资和我们实际工资的差距。平均工资统计的指标都有哪些?请您说说吧。

匿名用户 2018-04-17

王局长,我想问问,全国各地区的平均工资是怎么统计出来的。误差率有多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平均工资和我们实际工资的差距。平均工资统计的指标都有哪些?请您说说吧。

王东翔党组成员、副局长

市统计局

这位网友您好,感谢您对统计工作的关注。

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指各类单位从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主要统计指标为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平均人数及工资总额。这里讲的“各类单位”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制、外资、私营等。具体来看,平均工资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的调查制度和调查方法得来的。对国有、集体、股份制、外资等非私营单位采取了全面调查的方式;而私营企业由于单位数量较多,无法通过全面调查取得统计资料,对这部分单位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不同报表单位均通过网络平台报送报表,最后汇总得出相关工资数据。

平均工资和我们实际感受存在差距,一方面平均数虽然能反映、代表一个地方的整体工资水平,但是也掩盖了内部的工资收入差距问题。另一方面职工自己计算的工资收入与统计部门公布的职工平均工资在范围上可能存在差别。大家计算收入时往往只计算实发工资,而我们公布的职工工资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也包括年终奖金等。

由于平均工资反映的是全市或某一类单位的平均水平,具体到一个单位或个人,其工资水平和增长情况与全市或某一类单位平均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从每个人个人角度来看,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均会因所属单位的行业、性质、区域,及个人所在岗位的不同而感受不同。总体来看,工资水平在不同区域、行业、登记注册类型、岗位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工资性收入,不断缩小群体间收入差距,有效促进社会公平。

平均工资数据和实际收入之间的感受差距是社会上一直关注和议论话题,我们将继续关注,不断改进工作。

2018-04-17 15:51

主办:青岛市政府办公厅  青岛日报社承办:青岛日报监督互动中心  观海新闻  青岛新闻网

扫描关注公众号

提交成功

等待嘉宾答复…

错误提示放这里

0/50

提问类型

0/1000

* 最多上传3张照片,1个视频

上传视频
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