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谷之光小区孩子就近入学问题#


肖局长:
您好!我是蓝谷鳌山卫街道居民,我所居住的小区距山东大学附属学校仅有50米的一路之隔(蓝谷之光小区),有空余学位(该公办学校实行二三十个孩子小班化教学),孩子不能到该学校就近入学,从幼儿园到中学都不对附近居民孩子招生,已经向相关部门反应过很多次,都得不到解决。给我们老百姓的回复是这所学校只招收特定孩子(山大教职工子女、为学校供地的拆迁村子女、在蓝谷工作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什么中级职称以上的子女)。说是按三方协议招生。开始我们普通老百姓不了解相关政策,但是近2年国家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一直强调教育的公平、公正普惠的大政方针,不准以任何形式搞特殊!
1、国家基础教育司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要安排就近入学。山东大学附属学校是财政拨款建的公立性质学校,既然是公立性质就要按国家教育部要求执行,所谓的三方协议不能违反教育基本原则。协议的制定本身就有异议。
2、目前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每个班级人数45人以内,中学50人以内。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人数都是满学位,而这所蓝谷山大附属学校为了满足执行所谓“三方协议”每个班就二三十个孩子,学校为这部分极少数“特权”孩子配备教学资源远超我们一所普通小学学校资源。局长这所学校不是贵族私立学校,是一所财政拨款的公办学校,为什么实行小班制呢?为什么家门口的教育资源不能惠及更广大居民孩子呢?离我们一路之隔有很多空余学位的学校我们孩子不让上学,要到3公里的镇上去上学呢?难道只是为了满足所谓的三方协议吗?
3、我们认为目前的招生政策和小班化教学是违规的,是不符合国家义务教育大政方针的!有不少符合他现有“三方协议”的招生条件的家长为了孩子在山大附属学校上学近而在我们小区租房子住的,但是我们本小区的孩子却不能上,这是什么道理,真的太不公平了局长,对我们小区居民孩子就学是一种歧视。今年国家教育部又明确发文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所有适龄儿童,不能搞特权的。
4、该学校2017年已经开始招生,即使是校舍紧张为什么我们老百姓孩子不能上学,而其他孩子可以上,校舍紧张是对所有孩子都紧张,而不能区别化对待,因为没有教舍而拒绝老百姓孩子上学,而高学历孩子可以上学,应该一视同仁。
请肖局长在百忙之中过问下我们的诉求,孩子年龄一天天长大,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再给我们用“拖”字解决,要按国家教育部要求给老百姓合理、公平、公正的答复。谢谢!

肖焰恒局长、党委副书记
蓝谷管理局
网民朋友,您好,感谢您对蓝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青岛市政府和山大签订协议,决定建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为满足山大教职工子女教育需求,2017年5月,蓝谷管理局、即墨区政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共同签订《共建蓝谷中小学、幼儿园协议书》,规定了招生范围,在首先满足山大教职工子女入学的前提下,承担蓝谷引进人才和给学校供地村庄村民子女入学。
蓝谷小学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开学,由于新校还未建成,临时办学地点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华岗苑东楼。2018年9月搬至现址,共有21个教室(目前已使用19个)。由于蓝谷中学未建成,现中学部暂时在小学办学。截至目前,该校共有九个年级19个班、597名学生,平均班额为32人/班。此外,受办公区域规模所限,该校安排每班两位教师在教室办公。受拆迁进度影响,学校操场至今未完全完工,学生缺乏运动场地,相关年级需乘车前往山大青岛校区上体育课。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规划积极推进蓝谷小学二期项目和蓝谷中学建设进度,预计2022年秋季将建成启用,届时蓝谷小学、蓝谷中学均将达到36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初中部将搬迁出蓝谷小学。蓝谷管理局将积极协调即墨区教育体育局、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统筹研究解决蓝谷区域内居民子女就学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招生区划,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