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以来,原本可以通过桥上车道快速通过路口的公交线路,被以“不安全”“桥上发生事故不方便疏散乘客”为由,统一被安排到桥下行驶,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桥下的交通通行压力和线路运行时间,极大地降低了乘客的出行效率。
以海信立交桥为例,212 219 32 206 314 220,这些通过桥上可以完成运行径路的线路,原本只需要一分钟便可通过路口,现在需要在桥下等候多个信号,浪费各方的时间。且对于桥下的交通流线,交警默认是不与桥上重合的,所以在延安三路北向南放行时,右转延安路的212 219路会与台东一路进入环岛的车辆造成流线冲突,违背交警初衷。
如果公交车上桥真的有那么危险的话,那途径海尔立交桥和长沙路立交桥的线路是否也要在桥下寻找运行径路来避免“不安全”“桥上发生事故不方便疏散乘客”这种情况呢?
502路是否要全程走桥下呢?
途径胶州湾隧道的车是否要改径路呢?
这其中暴露出了管理层严重的右倾现象,过于保守,将问题放大化,不敢担责任,为了所谓的“安全”一味地降低线路运行效率。
309路停在路边的车也会被烧,372路正常行驶的车也会被撞,如果按照这些右倾领导们的想法,不如将所有公交线路停运,停运保平安!

韩千钧党组成员、副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
您好。公交车辆一旦在立交桥上发生突发状况,无法及时疏散乘客,而且增加应急救援难度,同时也是为方便乘客乘坐与出行,因此将途经立交桥的公交线路调至桥下具备条件的道路运行。另外,大多数公交线路在桥下设有公交站点,如将公交线路调整至桥上运行,线路更改将导致桥下既有的公交站点取消或调整,造成站距不均衡,致使原公交站点周边居民出行不便。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理解和支持!